這裡彙集部分黎蘭老師歷年來的作品以及近兩年在行天宮社會大學油畫班的教學點滴,歡迎您的蒞臨參觀! 唯畫作圖片、文字屬本部落格所有,欲使用須經同意~

世界名家畫作欣賞

印象派誕生
1874年有多位畫家在巴黎舉行畫展(共165件作品),畫的主題強調光與影,大部分畫作是「室外」的風景畫和「現代生活」的形象,其中莫內的「印象:日出」受到注目,因此就命名這ㄧ畫展的畫為”印象派”。
前期印象派畫家有塞尚Cezanne、畢沙羅Pssarro、蓆思萊Sisley、馬內Manet、莫內Monet、竇加Degas、雷諾瓦Renoir….等。
後期印象派1884-1905則有高更Gauguin、梵谷Van Gogh、秀拉Seurat、羅特列克Lautrec、盧梭Rousseau、克林姆Klimt….等。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內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內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簡歷:
  • 184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6歲時搬離巴黎,隨家人居住在勒阿弗爾(Le Havre)。  
  • 1850年代-在繪畫上受到啟蒙,於1859年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學習繪畫。  
  • 1860年代-在阿爾及利亞服完兵役之後,與相當多的知名畫家結為朋友,在法國到處寫生繪畫。 
  • 1870年代-結婚生子之後,擴大了旅行的範圍,也擴大了繪畫靈感的來源。1870年代是他開始印象派推動的重要十年,在這十年中印象派舉辦了4次聯合畫展。莫內都有參加。1879年是莫內傷心的一年,他的妻子卡蜜兒去世,留下1歲的次子和12歲的長子。  
  • 1880年代-莫內最後一次參加印象派聯展是在1882年,1884年之後他開始周遊列國,拜訪了倫敦,美國等地。  
  • 1890年代-莫內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創作 
  • 1900年代-莫內的視力開始出現問題,但他仍繼續繪畫,而且還在畫睡蓮,越畫越大。 
  • 1910年代-莫內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長子去世的打擊,視力也急速惡化。諷刺的是,莫內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畫家,作品開始受到國家收藏,並有錢建了大型畫室。他開始畫大型的睡蓮壁畫。  
  • 1920年代-莫內的晚年仍持續創作,這個時期他的重心放在羅浮宮即將展出他的睡蓮作品,僅管視力越來越差,已經接近失明,他還是畫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為止。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
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爭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代表作 《草地上的午餐》《女神遊樂廳的吧台》《奧林比亞》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1839年—1906年,法國人,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由於他的小屋可以望見整座聖維克多山,因此他曾為此山畫過幾十幅《聖維克多山》的油畫作品。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法國畫家,是印象派發展史上有領導地位的人物之一。
  • 1870年代-參加了沙龍落選畫展,開始了印象畫派的說明和推廣。普法戰爭期間,他曾被政府誤以為是間諜而逮捕。這個時期雷諾瓦不像卡米耶·畢沙羅,高更等畫家走避他鄉,而是待在巴黎畫了很多街頭生活風景做為紀錄,這些畫作他都用大尺寸的畫布繪畫,經典之作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或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就是1876年畫出來的。此畫有一米三高,一米七寬,現收藏於法國奧塞博物館。 
  • 1880年代-1881年他畫出了另一個經典的作品:船上的午宴(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但在此畫之後,雷諾瓦逐漸放棄專注在製造光影的呈現,而趨向於較平實的描繪。這段時期他也旅遊到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並結婚生子了。  
  • 1890年代-此時雷諾瓦已可算成功的畫家,安享家庭和樂的氣氛當中,他仍繼續繪畫,畫出了許多迷人的親情小品。  
  • 1900年代-雷諾瓦晚年仍勤勉的在繪畫上精進,他畫了很多裸體的女性,將柔軟的視覺觸感表現的栩栩如生。  
  • 1910年代-有生之年終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懸掛在羅浮宮中,1919年逝世。  
 

文森·威廉·梵谷(荷蘭語: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是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擠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梵谷的早期生活,堅決投身於從事藝術品商人的工作。經歷了短暫的教職生涯後,他成了貧困的傳教採礦工人。直到約莫27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谷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其在梵谷待在法國亞爾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其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

梵谷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其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他們終身的友誼可於他們在1872年8月前往來的多封書信間查證。
人物篇



花卉篇

希斯里﹝Alfred Sisley, 1839 ~ 1899
希斯里為法國畫家,畢生著迷於畫水。這種對水的迷戀是許多印象派畫家的共同特點,因為溪流、運河和大海的表面都有光的反射,水於是便成了第二種光源,而在印象派畫家的心中,光的效果占有極重要的份量。但是,即使是在印象派畫家當中,像他這樣始終如一、執著於追求表現水的反射現象,可說是極為罕見。
  1875 年底的冬季,瑪爾利港發生了一場水災,而希斯里卻因此得到了一次理想的機會,得以創作一系列幾乎沒有人物、只有他寵愛的水的風景畫。在《馬里港洪水》﹝Flood at Port-Marly﹞ 畫中的船上,雖然還有走動的人影,但整幅畫面卻呈現出大自然恢宏的沉靜,顯示出大自然已奪回了自己的領土,而在蒼蒼的天穹之下,則是色彩斑斕、閃閃爍爍的水面,以及被水淹沒了的街道。
這幅畫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希斯里和諧地結合了各種色彩的驚人手法:房屋塗以耀眼的藍色和黃色,天空賦與平淡的藍色,而水面則染以銀灰和黃色。
  希斯里另一幅畫《魯弗申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畫的則是印象派畫家的另一寵兒:雪,因為雪的反射作用形成了另一種光源,它與天空的光源有些微妙的不同;同時,雪地的反射也不同於水面反射的效果。


林布蘭·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
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林布蘭年少成名,但半生潦倒。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時即享有盛名,幾乎當時所有重要的荷蘭畫家都出自他的門下 。林布蘭的頂峰之作當屬肖像畫包括自畫像以及取自聖經內容的繪畫。他的一系列自畫像如同一部獨一無二的自傳,畫家的自我審視真誠而不矯飾。
在油畫和版畫創作中,林布蘭展現了他對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時加入了他自身的經驗和觀察。比如聖經場景的繪畫中,同時體現了他對聖經文本的理解,對古典構圖的運用,以及他對阿姆斯特丹猶太族群的觀察。正由於這種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稱為「文明的先知」。




慕夏  Alphonse Mucha :1860─1939